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年度盘点 | 发展降温,职业教育集团或退场,或转型接轨?

年度盘点 | 发展降温,职业教育集团或退场,或转型接轨?

  发布时间: 2024-02-02      浏览量:951

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是脱离实际的,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2023 年,两会代表发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教育部有关答复都进一步传递出推动产教融合的决心。


过去一年,政策端给予信心,校企端积极回应。产教融合如火如荼,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多点开花,而「风靡一时」的职业教育集团却迎来了「降温时刻」。


01.png


早在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提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鼓励中央和行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2015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 号),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实现形式、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治理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全面提上了政府议程,使集团化办学得到了大力支持。


2020 年 9 月,教育部公示了全国第一批 150 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名单,除了联想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由联想集团这个企业法人负责以外,其余教育集团均依托各地的职业(技术)学院来承担牵头责任。


教育部于 2020 年和 2021 年遴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299 家,职教集团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纽带,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创新机制的实验探索,进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附件.jpg


附件2.jpg


附件3.jpg


附件4.jpg


附件5.jpg


基于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公开信息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就区域分布均衡来看,职教集团已覆盖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区域间分布趋于均衡。就组建模式来看,职教集团的组建模式主要包括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院校+企业合作型、院校+协会合作型、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型以及政府主导型。其中,院校主导型是最主要的组建模式,占比超过 90%。在第一批中,除了联想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由联想集团这个企业法人负责以外,其余教育集团均依托各地的职业技术院校来承担牵头责任。在第二批中,仅 6 个集团由企业或行业协会作为牵头单位,主导者仍是职业技术院校。就办学层次上看,职教集团涵盖了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其中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主体,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成趋势。


职教集团和产教联盟都是职业教育领域中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可为何在产教融合步入深水区之时,我们却鲜少听到职业教育集团的声音?


02.png


现代职业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萌芽。早在 17 世纪,欧洲就已经出现了 类似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形式,即由企业和培 训学校、教会学校联合培养技术工人的「学徒制」。现在各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虽各有不同, 但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国际上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较为典型且成效显著的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TAFE」等。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中国职业教育不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和实践平台,自 1992 年以来经历了萌芽起步、零星发展,协调组织、探索发展,规模扩张、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内涵发展四个发展阶段。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如集团发展存在盲目性、组织结构过于松散、深层次合作欠缺、成员之间协调不畅等问题,陷入「僵尸化」运行困境。


归根结底,多元主体本质上都是利己的,不同类型的 主体在目标的实现路径和获益的内在逻辑上存在原始差异。职业院校的最终目的是为当地行 业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偏向于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效益;行业企业则是期望通过 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更新带来更多的利润收入,追逐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职教集团多元主体间存在主体性要素的异质性,「资产性要素的专用性和制度性要素的生成性导致了职教集团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制约了产教对接、资源融合和校企合作,主要表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由此也导致 一些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等行业的领先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热情降低。


例如,18 家参与组建职教集团的企业包括联想集团、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联想集团是仅有的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5 家企业为不同省份所公布的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中央企业仅有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 1 家,牵头单位类型与「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要求相差甚远。

为此,许多学者、从业人员结合实际,深入探讨优化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行的路径。相关优化方案包括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构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共建,提升法人实体运行水平等。


03.png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似乎陷入「僵局」。然而,产教融合的脚步并未停下,经升级迭代,产教联合体已成主流。


既是升级迭代,两者存在哪些差异?


一是目标逻辑不同。职教集团(职业教育联盟)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团结和合作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往往侧重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通过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则是通过互融互通来打造一种助力产教协同发展的新型混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更强调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紧密结合,以及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二是运作模式不同。职教集团更多地依赖于教育部门的主导,通过学校之间的合作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质量提升。产教融合共同体则更强调产业界的参与,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在共同体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的协同合作。


三是参与主体不同。职教集团的参与主体主要是职业院校,可能包括一些企业、行业组织等,但企业参与的程度和深度可能有限。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参与主体则更加多元化,除了职业院校,还包括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形成了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网络。


四是功能定位不同。职教集团可能更侧重于教育内部的合作与优化,如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则更侧重于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原有经济社会环境下,职业学校和企业等成员自组织形成的多样化产教融合组织。其核心功能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功能非常相似,但前者的功能实现程度较低,基本原因就在于职教集团及其牵头主体管理功能较弱。强化管理功能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区别于职业教育集团的一个显著特征。


政策环境日新月异,新经济、新业态增势迅猛,在新环境下,职教集团走出管理困境?「双向接轨」或为破题点,现代职业教育联盟曾就此进行深入探讨,详细内容可见《多元化创新,职教集团如何强化实体化运作?》与《职教集团双向接轨,行业与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交错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如何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或市域产教联合体接轨?一是重新审视组织结构、决策流程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强化企业合作机制,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供具体的利益回报、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吸引和激励企业的积极参与。三是注重产业导向,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技能需求的研究与预测,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中国特色学徒制度、校企合作工作室等,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五是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对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持续提高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质量。


2023 年是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一年,产业发展新需求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等待职业教育集团或许只有两条路,退出历史的舞台,或是转型接轨,迎接新生。


来源:现代职教联盟

上一篇: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

下一篇: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怎么样